加入收藏夹 联系我们 黄广学校 增城学校
 
师生园地
 
您所在的位置:广州市花都区黄广小学 > 师生园地 > 能力培养 > 创新与思维 > 创新教育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创新教育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走向21世纪的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革趋势,近年来,各国纷纷以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创新?简言之,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应该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的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包括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乐于创新等内容)、创新品质(包括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力的理性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

 

二、基础教育的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在这个阶段,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还要教会他们做人。幼儿园和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一直未能普及小学教育,更谈不到普及初中教育。由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数少于低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所以升学作为一种教育目的。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把少数人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断被强化,并被学生、教师、家长普遍接受。这种模式存在着违背教育规律的种种弊端,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严重束缚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具体说来如下:

 

   1、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

   2、进行的是片面的知识教育,使德、体、美、劳各育都处于薄弱的位置。

   3、以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忽视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高分低能。

   4、过于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过于重视服从而轻视自主使学生成为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的标准件,没有自己的特点。

   5、驱赶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导致学校教育往往成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而不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三、基础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要作到从培养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正如古语说:少成若天胜,习惯如自然

 

   1、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因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下述原则: 

 

(1)、主体参与原则。是指教师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措施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2)、个性化原则。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化、就不会有创新。坚持个性化原则,一定要实行教学民主化,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起来。民主的教育环境是挖掘中小学生创新潜能的最重要的客观环境。坚持个性化是促进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黄广中学增城学校 广州市黄广中学 缴费中心 学校微博 校长邮箱 报名邮箱 招聘邮箱 在线留言 家校通 来校路线

版权所有 | 广州市花都区黄广小学  粤ICP备202306944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402000873号


一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凤凰北路三东路段
联系电话: 020 - 37711888
二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金谷南路
联系电话:020-36951999
电子邮箱:hgsyxx@126.com


网站内容解释权归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