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中,一个人必须经历挫折与磨难,才能最终长大成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弱不禁风,父母羽翼下的鸡雏无法翱翔蓝天,那些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有这样一幅漫画:两株参天大树弓着身,顶风档雨,接受烈日的炙烤,树干通天,枝繁叶茂。而在那片浓浓的绿阴下,是它们精心呵护的树宝宝,枝叶稀疏,羽翼未丰,它挺着稚弱的身躯,却总也等不到雨露阳光的滋润……几个星期过去,小树枯死了,只留下几片零落的黄叶和树夫妇凄凉的残影……
树如此,人亦如此。在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些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又怎能在社会立足?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一生有三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心。5岁的孩子,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然而这回,这烂泥巴只能自己去滚。从这时起,意味着你长大了,要自己去体会人间的艰辛。
是侗族人作贱自己的孩子吗?
有句话说:靠别人吃饭,会饿一辈子。现在一些青年人,在家靠父母,在外面靠单位,一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这样,又如何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侗族人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明白了勇于独步社会,在烂泥巴中成长,在烂泥巴中坚强。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母亲的再三叮咛下,还是忘了带伞,放学时,窗外下起了滂沱大雨,他就在教室里心安理得地等待父母冒雨来接自己。10分钟,20分钟……就要关校门了!无奈,孩子顶风冲进了雨幕,回家的路泥泞不堪,他摔了一跤又一跤……就在快要到家时,孩子重重地摔在地上,几乎爬不起来了,蓦然回首,他发现父亲撑着伞,就站在不远处。他哭了,扑上去责问父亲为什么不来接他,父亲沉默不语。风掀翻了雨伞,闪电擦亮天空,他发现,父亲的衣服,比他更湿,更凉……孩子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父亲,比起让自己的子女在蜜罐温床中长大,他选择了与孩子一同承受风吹雨打——人生的烂泥巴只能自己去滚,无论何时都要对自己负责。
敢于放手,才能让孩子成为搏击长空的雄鹰。爱与溺爱只是一念之间,却能改变孩子的一生。真爱是一团烈火,孩子唯有浴火,才能成为重生的凤凰;真爱是一层蚕茧,孩子唯有挣扎,才能成为破茧的彩蝶;真爱是压力,是动力,更是田坎上的烂泥巴,需要孩子自己去滚,自己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