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晚,国际部高一班的趣味化学实验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同学们利用化学实验室丰富的资源,在化学老师张仁发的指导下顺利完成。
首先,我们利用酒精、碘和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反应,成功将制得的“可乐”变成了“雪碧”;我们利用磷酸钠溶液和明矾揭穿了魔术“烧不着的棉布”的奥妙;让糖与氯酸钾反应,在浓硫酸的“帮助”下,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火焰;选取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后,慢慢刷去叶肉再晾干,即可自制可爱的叶脉书签;向含碘的氯化钠中滴入几滴稀硫酸,再加入淀粉,便可观察到溶液变成了蓝色;在高锰酸钾晶体中加入2、3滴浓硫酸,再用玻璃棒蘸取,当接触到酒精灯灯芯时,酒精灯被神奇的点燃了……
一个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小实验,通过同学们的手,在实验室中成功地演绎出来,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神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当然,实验过程中也有几个实验无法顺利完成,比如:因为缺少钴、镍的氯化物等,同学们期待的“水中花园”无法栽培,使我们没能欣赏到五彩缤纷的“花朵”;由于没有符合单孔胶塞大小的瓶子,由苏打制作的灭火器没有成功,但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改变了实验目标,利用实验室现实条件,竟然制成一个小型的酸灭火器,这一“创举”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同学们在这短短一个半小时里,进行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化学实验。这些妙趣横生的小实验,激起了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浓烈兴趣。在这里,同学们不仅温习了化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通过这些化学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自然界。我们非常渴望以后经常开展这样的科技活动。
(文/国际部高一魏天哲 杜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