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解密黄广中学奥秘
新快报记者郭晓燕 实习生黄雪萍
传说中的“神级高中”
其实作业少,娱乐多
传说中的“变态试题”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黄广中学的名号一喊出来,足以让人闻风丧胆!它的传说在江湖上流传最久——“神级”中学。
曾经或者正在做着黄广试题的同学们相信深有体会。
那些年我们都曾经为了一道大题的答案而痛苦地抓耳挠腮,却始终不得。然而,这种多年以后仍不能释怀的痛苦一朝得到答案时,先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再来又能会心一笑,好教育不是就该如此吗?
本报记者向多位在广州扎根的黄广精英求证所得,原来,传说中的“神级高中”作业少,娱乐多;传说中的“变态试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黄广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牛?靠的就是自觉。
在广州教书的黄广人
眼前的刘城,一个戴着金边眼镜,把条纹Polo衫扎在西裤里的大学老师,说起话来就和他桌面上那套黄色的中国脸谱一样,沉稳、严肃间透着文化的精粹。
但刘城也有着湖北人的特质,就如我们第一期的《湖北人在广州》的主题一样,这也是一个热心肠的湖北大侠。
2010年初,武汉一对夫妻为了寻找丢失的女儿小紫轩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那一次,他们(小紫轩的父母)得到线索来到了广州。可是谁去火车站接这对可怜的父母呢?刘城和妻子主动担当了志愿者,但是到了现场面对记者的采访,夫妇二人却始终不接受。“真觉得没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35岁的刘城15年前第一次来到广州是因为他报考了华南理工大学。选这所学校的原因有点“现实”,学校和企业接触比较紧密,学生可以在求学期间到企业兼职打工完成自己的全部费用。之所以,了解这所学校,是因为华南理工大学专程到了黄广中学做宣讲。
黄广记忆
刘城是94级黄广中学高中部的学生。
1986年开始,这所地处鄂东一隅的高中以每年90%以上的高考升学率声名大振,创造了经久不衰的高考神话。“黄广”二字由此成为教育出版界的金字招牌。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书店,都能看到贴有“黄广”标签的学习指南和习题集,小学、初中、高中一应俱全,均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若在当当、亚马逊和京东商城的网站搜索栏中输入“黄广”,显示出的教辅也有千余种。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做过有“黄广”二字的教辅和试卷,考上大学,甚至于进入名牌大学才多了几分保障。
那一年,刘城班里,三个考上了北大,两个考上了清华,几乎百分之百上了大学。当然这组数据也许有记忆偏差,但是黄广中学的厉害可见一斑。
为此,他特意给我举了个例子。每年一到黄广中学的模拟考试、期中考试,学校周边的旅馆就异常火爆。都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给订满了。“都是为了把我们的卷子买回去的。”
令人发指的试题
其实众所周知,为高考这样的“独木桥”式竞赛出题的并不是黄广中学,那些曾经“令人发指”的试题究竟有什么用呢?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曾经深受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