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七点,广州市教育局教研院梁东标副书记莅临黄广小学,以“教育的真谛——让学生自我成长”为题,与教师们分享“以关系取向的教育”在现实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梁书记以“啃老族”这一当前社会饱受诟病的话题切入,分别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观点探讨“成人的标志”,提出思想自由、自我控制力强、具有独立思考等健全、独立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成人”标志。
梁书记以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被成长”现象,分析“以管理取向的教育”的弊病,提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心灵交流的过程”等论点,并强调教育需要良好的关系,要对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接纳,要让孩子自我成长。
如何避免教育过程中孩子“被成长”?如何突破“以管理取向的教育”重围?
对此,梁书记提出“以关系取向的教育”的观点予以支招,提出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奥秘,即让孩子找到父母认同、教师认同、伙伴认同、自我认同感。同时具体提出培养学生自我成长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孩子才能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勇于尝试;其次要让孩子找到能力感,孩子才能有自信;然后要让孩子找到独特感,孩子才会爱自己;然后让孩子建立联系感,孩子才能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孩子找到方向感,最终实现个人自我成长。
梁书记的讲座睿智形象,纵横阔论,融汇生活中的“学车”、“看病”经历和 “客家围屋的天井”等自然现象,贯通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并寄语全体教师:教育的真谛就是为孩子找到生命的出口。此语令与会教师醍醐灌顶,深受启发。
范小星校长对梁书记的精彩分享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梁书记提出的观点与黄广小学“智慧教育”体系之一“自我闭环管理”的理念一脉相承,为黄广小学的智慧教育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范校长鼓励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与广大家长一道,科学把握教育的规律,遵守宏观世界规律,顺应孩子的兴趣和天性,要通过尊重、接纳、聆听、沟通、欣赏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搭建平台,以“爱+自由”的原则,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机会,让孩子体验自我管理、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乐趣。